Flender齒輪箱在工業設備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,其中包括部分苛刻的運行條件。Flender齒輪箱持續地技術進步,大幅地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,降低了運營成本。但是,因齒輪箱故障帶來的影響依舊顯著。
軸承是Flender齒輪箱的基本部件之一;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旋轉軸,在齒輪之間傳遞扭矩時確保旋轉軸保持在原位。齒輪箱發生故障,軸承是齒輪箱最常見的故障點。
白蝕裂紋通常發生在鋼表面以下約1mm處,是軸承鋼微觀結構下可觀察到的裂紋,白蝕裂紋可在軸承使用壽命期間的任何時候發生。在風電齒輪箱運行短短6到24個月內也曾觀察到白蝕裂紋的產生,而風電行業的應用是對齒輪箱和潤滑油脂均存在巨大挑戰的應用。
白蝕裂紋不僅在汽車、風電行業觀察到,同時也在水泥破碎機、壓縮機、造紙機和起重機的齒輪箱中觀察到,甚至在清洗機的齒輪箱中也觀察到了白蝕裂紋現象。雖然質量等級低的鋼材更容易發生白蝕裂紋現象,然而,白蝕裂紋現象的發生并不局限于鋼材的類型、軸承的類型或熱處理類型。因此,搞清白蝕裂紋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,則更具挑戰。
針對白蝕裂紋的研究仍在繼續,目前,行業達成的基本共識是白蝕裂紋現象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,其中包括與應力相關的失效和環境弱化因素。某特定應用中的純機械載荷使局部應力超過材料強度時,就會發生與應力相關的失效。高沖擊載荷、突變應力/張力、高速扭矩轉換、高表面牽引力以及高速的加速或減速都可能促進白蝕裂紋的形成。
環境弱化是指因非機械載荷的影響而導致軸承在較低應力下失效。例如:水腐蝕、電化學腐蝕、雜散電流、摩擦副腐蝕以及一些可能產生氫的環境因素,產生的氫可能對軸承材料強度造成不利影響,都可能促進白蝕裂紋的形成。